本文转自:西宁晚报
网购食品吃出一次异物,或许是偶然。那么,如果这样的“偶然”,一连出现了43次呢?
一名“00后”在校大学生网购各种虫子,自导自演放进网购食品里,并找来亲朋好友的十几个账号,持续下单并一再找商家恶意索赔。在他的“感染”下,其同学也模仿了起来,用同样的套路“碰瓷”商家。
目前,该涉事男子已被武汉警方刑事拘留。
零食企业多次遭恶意索赔
小资(化名)是湖北某企业的一名客服人员。2021年10月的某一天,她和往常一样接待顾客咨询时,收到了一则投诉消息。
“我买了你们的零食,里面有一只虫子,还有翅膀。”虽然产品已开封,但本着相信顾客的原则,小资按正常流程上报,售后部门很快为其办理了免单手续。
“我已经吃过了,身体不舒服,你们要赔偿我200元。”
尽管事情尚未查清,但为了照顾其购物体验,小资还是为这位顾客办理了先期赔付手续。
没想到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
类似的投诉和索赔不断出现:包装均已开封,消费者拒绝寄回所谓的“问题”商品,出现的异物越来越离奇,有些甚至是连卖家都叫不出名字的虫子,以及生产环节里完全不会出现的东西,例如面包里出现钢丝球……
这引起了客服部门的重视,在内部排查后,发现所谓的“问题”产品疑点重重。
最近一笔恶意索赔,发生在今年4月26日。多名资深客服人员,梳理了两年多来的相关索赔案件,查出了十几个下单账号。
账号不一样,会是同一个人吗?抑或是一伙人?
客服将相关信息制作成一张张关系图表,随后发现,这十几个账号尽管使用了不同的收货地址和电话,但是这些账号、地址和电话,是存在交叉使用的!
掌握了关键信息后,今年5月5日,该企业法务部向警方报案,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金银湖派出所迅速介入调查。
p__ben_wen_zhuan_zi__xi_ning_wan_bao_wang_gou_shi_pin_chi_chu_yi_ci_yi_wu__huo_xu_shi_ou_ran__na_me__ru_guo_zhe_yang_
me__ru_guo_zhe_yang_de__ou_ran___yi_lian_chu_xian_liao_4_3_ci_ne__yi_ming__0_0_hou__zai_xiao_da_xue_sheng_wang_gou_ge_
zhong_chong_zi__zi_dao_zi_yan_fang_jin_wang_gou_shi_pin_li__bing_zhao_lai_qin_peng_hao_you_de_shi_ji_ge_zhang_hao__chi_xu_xia_dan_bing_yi_